close

 

易曰:「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」子曰:「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,天下何思何慮?」

日往則易曰:「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」子曰:「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歳成焉。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,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過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窮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

易曰:「困於石,據於蒺藜,入於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」子曰:「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;非所據而據焉,身必危。既辱且危,死期將至,妻可得而見邪。」

易曰:「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,獲之,無不利。」子曰;「隼者,禽也。弓矢者,器也。射之者,人也。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用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,語成器而動者也。」

子曰:「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,不威不懲,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易曰:『屨校滅趾,無咎。』此之謂也。」

「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;以小惡為無傷而不去也,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易曰:『何校滅耳,凶。』」

子曰:「危者,安其位者也。亡者,保其存者也。亂者,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易曰:『其亡其亡,繫於苞桑。』」

子曰:「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易曰:『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』言不勝其任也。」

子曰:「知幾其神乎?君子上交不諂,下交不瀆,其知幾乎?幾者,動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。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。易曰:『介于石,不俟終日,貞吉。』介如石焉,寧用終日,斷可識矣。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剛,萬夫之望。」

子曰:「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?有不善未嘗不知,知之未嘗復行也。易曰:『不遠復,無祇悔,元吉。』」

「天地絪縕,萬物化醇,男女構精,萬物化生。易曰:『三人行,則損一人;一人行,則得其友。』言致一也。」

子曰:「君子安其身而後動,易其心而後語,定其交而後求:君子修此三者,故全也。危以動,則民不與也;懼以語,則民不應也;無交而求,則民不與也:莫之與,則傷之者至矣。易曰:『莫益之,或擊之,立心勿恆,凶。』」

易曰:「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」子曰:「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,天下何思何慮?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韓康伯曰:天下之動,必歸於一。思以求朋,未能一也,一以感物,不思而至。夫少則得,多則惑。塗雖殊,其歸則同;慮雖百,其致不二。苟識其要,不在博求,一以貫之,不慮而盡矣。

2 . 朱熹曰:此引咸九四爻辭而釋之,言理本無二,而殊塗百慮,莫非自然,何以思慮為哉?必思慮而後從,則所從者亦狹矣。

3 . 蔡清曰:天下感應之理,本同歸也,但事物則千形萬狀,而其塗各殊異;天下感應之理,本一致也,但所接之事物不一,而所發之慮亦因之有百耳。夫慮雖百而其致則一,塗雖殊而其歸則同,是其此感彼應之理,一皆出於自然而然,而不必少容心於其間者。吾之應事接物,一惟順其自然之理而已矣,天下何思何慮?

4 . 李光地曰:此下十一爻,以爻之效動言也。天下之動,生於人心,人心之動,生於有感。憧憧者,思慮雜擾也。君子惟當用心於內,熟練於事,專其心志,循其氣候,而不以思慮雜之,故能處於感應往來之間,而與天地相似。

5 . 劉沅曰:子恐人之泥象而失中,有感於咸卦九四之爻辭而解之。同歸者,萬變不離乎中;殊塗者,萬事各有其宜。一致者,理之極也;百慮者,思之繁也。天地之道,有致一者以宰其不一者。朋從者往來憧憧,無敬靜之原,是從思慮而失其主宰矣。

 

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歳成焉。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 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,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過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窮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朱熹曰:言往來屈伸,皆感應自然之常理,如憧憧焉,則入於私,必思而後有從也。又推以言學,亦自然之機也,精研其義,至於入神,屈之至也,然乃所以為出而致用之本。利其施用,無適不安,信之極也,然乃所以為入而崇德之資,內外交相養,互相發也。

2 . 朱熹又曰:內外交養、互發之機,自不能已,則亦有無所用其力矣。至於窮神知化,乃德盛仁熟而自致耳。然則,不知者,往而屈也,自致者,來而信也,是亦感應自然之理而已。

3 . 崔憬曰:日月寒暑往來雖多,而明生歳成,相推則一,何思何慮於其間哉?

4 . 虞翻曰:陰息陽消,從姤至否,故暑往寒來也;陰屈陽信,從復至泰,故寒往暑來也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,故利生。利生,謂陽出震而陰伏藏也。

5 . 張橫渠曰:屈信相感而利生,感以誠也;情偽相感而利害生,感以雜也。何思何慮,行其所無事而已。精義入神,事豫吾內,求利吾外也。利用安身,素豫吾外,致養吾內也。

6 . 劉沅曰:日月寒暑,往來屈信,亦何思慮?循環相應而不窮,教人法天地以免思也。非屈則不能信,非蟄無以存身,非精義何以致用?精義入神,謂平日性分之功。利用,乃言其因應之事。利用安身,言因物付物而己不勞也。過此以往,則理熟而天機益暢,己亦有不自知者。未之或知,言其妙不可言盡也。不強制思慮,而思慮自能窮極天地之神妙,而知造化之所以然,德之至盛者也。

7 . 馬其昶曰:尺蠖有意求信,其信也微,以況憧憧之思,所感者狹也。龍蛇之蟄以存身,若無意於信者,則變化雲雨不難矣。無感之感,其感乃大,惟物亦有然者也。君子精義自能致用,利用特以崇德,此皆求其在我者。韓退之言,存乎己者,吾將勉之,存乎天、存乎人者,吾將任彼而不用吾力焉,即過此以往,未之或知之說也。不冀幸於天,不責報於人,故曰何思何慮。

 

易曰:「困於石,據於蒺藜,入於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」子曰:「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;非所據而據焉,身必危。既辱且危,死期將至,妻可得而見邪。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孔穎達曰:上章言利用安身,可以崇德,若身危名辱,則何崇之有?此章引困卦六三之履非其位,欲上於四,而四自應初,不納於己,是困於九四之石也。又下乘二剛,剛物非己所乘,是據於九二之蒺藜也。故有「入於其宮,不見其妻」之象。

2 . 郭雍曰:當困而困,當據而據,道之正也;非所困,非所據,失道之正,是以名辱身危也。太甲所謂自作孽,不可逭者也。

3 . 劉沅曰:釋困卦六三爻義而推言之,以明保全身名之道,為小人之困人以自困者,深惕之也。

4 . 馬其昶曰:外則無應於上,故名辱。內則失位乘剛,故身危。

 

易曰:「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,獲之,無不利。」子曰;「隼者,禽也。弓矢者,器也。射之者,人也。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用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,語成器而動者也。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韓康伯曰:括,結也。君子待時而動,則無結閡之患也。

2 . 孔穎達曰:上章言利用安身,可以崇德,故此明先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,則有利也。射隼之人既持弓矢,待隼而射之,則不括結而有礙也;猶若君子藏善道於身,待可動之時而興動,亦不窒礙而括結也。

3 . 劉沅曰:釋解卦上六爻義而推言之,以明藏器待時之道。射禽之權在人,而其器必備,其動以時,乃能有獲。此乃為君子之制小人者言也。

 

子曰:「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,不威不懲,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易曰:『屨校滅趾,無咎。』此之謂也。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. 孔穎達曰:明小人之道不能恆善,若因懲戒而得福也。

2 . 劉沅曰:即噬嗑初九爻辭,以證懲戒之不可無。恥與畏,本心之良。勸與懲,賞罰之著。威之所以福之,故屨校滅趾戒於初,而無再犯之咎。

 

「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;以小惡為無傷而不去也,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易曰:『何校滅耳,凶。』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. 孔穎達曰:明惡人為惡之極,以致凶也。

2. 董仲舒曰:積善在身,猶長日加益,而人不知也;積惡在身,猶火之銷膏,而人不見也。

3 . 劉沅曰:即噬嗑上九爻辭,以證善惡當慎於微。善惡無不由積而成,不慎於微,故凶。

4 . 劉備囑阿斗曰: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

 

子曰:「危者,安其位者也。亡者,保其存者也。亂者,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易曰:『其亡其亡,繫於苞桑。』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崔憬曰:有危之慮,則能安其位而不失;有亡之慮,則能保其存者也;有防亂之慮,則能有其治者也。

2 . 孔穎達曰:所以今有傾危者,由往前安樂於位,自以為安,不有畏慎,故致今日危也。所以今日滅亡者,由往前保有其存,恆以為存,不有憂懼,故致今日滅亡也。所以今有禍亂者,由往前自恃其有治理也,謂恆以為治,不有憂慮,故今致禍亂也。

3 . 魏徵諫太宗曰:臣願當今之動靜,思隋世以為鑑,則存亡治亂可得而知。若能思其所以危,則安矣;思其所以亂,則治矣;思其所以亡,則存矣。易云:「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」誠哉斯言,不可以不深察也。

4 . 劉沅曰:即否卦九五爻辭,以證人當憂以保泰。常存危、亡、亂之慮,則安、存、治可必。其亡二句,乃其難其慎之心,即所謂不忘也。

5 . 馬振彪曰:安其位,保其存,有其治,自以為無患,故驕泰以失之,勢必危、亡、亂而不可救。君子之於天下,時時恐其危、亡、亂而不敢忘,兢兢業業,無怠無荒,乃能安身保國有天下。

6 . 馬振彪又曰:乾文言謂「亢龍有悔」,由於知進不知退,知存不知亡,知得不知喪,惟聖人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。文言與此,相互發明,謂不忘者,不敢亢也,身家乃不致於有悔。

 

子曰:「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易曰:『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』言不勝其任也。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王符曰:德不稱其任,其禍必酷。能不稱其位,其殃必大。

2 . 張浚曰:居臺頂之位,德、知、力三者一有所闕,則弗能勝其事,況俱不足者乎?無知則不足以應變,無力則不足以鎮浮,若夫德之不立,雖有知、力,亦無以感格天人,而措天下於治也。

3 . 劉沅曰:即鼎卦九四爻辭,以證人當審己以任事。若不自揣,與不量其人而輕任之,鮮不及於禍敗。

4 . 馬其昶曰:德薄謂不仁,知小謂不知,力少謂不勇。

5 . 馬振彪曰:膺天下大任者,必德、知、力三者兼全,乃能經綸天下之大經,立天下之大本。

 

子曰:「知幾其神乎?君子上交不諂,下交不瀆,其知幾乎!幾者,動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。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。易曰:『介于石,不俟終日,貞吉。』介如石焉,寧用終日,斷可識矣。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剛,萬夫之望。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孔穎達曰:凡豫前知幾,皆向吉而背凶,違凶而就吉,不復有凶,故言「幾者,吉之先見者也」。纔見幾微,即知禍福,何用終竟其日,當時即斷可識矣。知幾之人,既知其始,又知其末,是合於神道,故為萬夫所瞻仰也。

2 . 朱熹曰:上交貴恭,恭近諂;下交貴和,和近瀆。

3 . 張橫渠曰:人道之用,盡於接人而已。諂瀆招禍,理勢必然,故君子俯仰之際,直而好義,知幾莫大焉。

4 . 項安世曰:諂者本以求福,而禍常基於諂。瀆者本以交歡,而怨常起於瀆。易言知幾,孔子以不諂不瀆明之,此真所謂知幾者也。

5 . 劉沅曰:即豫卦六二爻辭,以證人當知幾慎動。恭非道則諂,和失中則瀆,在己者當不失其正,而在人者必審其幾。幾至微而先決之,則有吉無凶,故不言吉凶,而專言吉也。知幾以理言;見幾以事言。不俟言其速,介石守其堅。惟其守貞之固,故能不終日而自斷,故曰「斷可識矣」。微者彰之本,柔者剛之用。見之明而守之固、行之決,是萬夫之望也。

6 . 馬其昶曰:恭與和,皆所以求豫也,而禍伏焉。故諂瀆與否,當於其幾判之,待至終日,則尤悔生矣。六二上不應陽,不諂也;下不乘陽,不瀆也。知微知彰,謂見幾也;知柔知剛,謂不俟也。其辨別有節概,如聆石聲之硜硜,使人思守節之士,故曰「萬夫之望」也。

7 . 馬振彪曰:禮之教也微,然能止患未形,使人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。君子以禮自持,故不諂瀆,能知上下之幾。恭近於禮,遠恥辱也。禮之用,和為貴,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幾甚微眇,人所難知,非有學識不可。孔孟在當時,進退久速皆合於義,即是知幾之學。

 

子曰:「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?有不善未嘗不知,知之未嘗復行也。易曰:『不遠復,無祇悔,元吉。』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韓康伯曰:在理則昧,造形而悟,顏子之分也。失之於幾,故有不善,得之於二,不遠而復,故知之未嘗復行也。吉凶者,失得之象也,舍凶之吉,免夫祇悔,而終獲元吉。祇,大也。

2 . 虞翻曰:幾者,神妙也。顏子知幾,故殆庶幾。孔子曰:「回也其庶幾也,復以自知。」老子曰:「自知者明,顏回不遷怒,不二過,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」

3 . 朱熹曰:庶幾,近意,言近道也。

4 . 徐幹曰:夫才敏過人,未足貴也;博辯過人,未足貴也;勇決過人,未足貴也。君子之所貴者,遷善懼其不及,改過恐其有餘。

5 . 劉沅曰:美顏子改過之速,以證復卦初九爻義。知之明而改之力,所以遷善而無惡也,故元吉。

 

「天地絪縕,萬物化醇,男女構精,萬物化生。易曰:『三人行,則損一人;一人行,則得其友。』言致一也。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孔穎達曰:絪縕,相附著之義。二氣絪縕,共相和合,萬物感之,變化而精醇也。

2 . 朱熹曰:絪縕,交密之狀。化醇,謂厚而凝也,言氣化者也。化生,言形化者也。

3 . 來知德曰:男女,乃萬物之男女,雌雄、牝牡也,不獨人之男女。夫天地男女,兩也;絪縕構精,以一合一,亦兩也,所以成化醇、化生之功。

4 . 侯果曰:致一者,明物情相感,當上法絪縕化醇,致一之道,則無患累者也。

5 . 劉沅曰:絪,麻枲。縕,棉絮。借喻天地之氣纏綿交密之意。醇,醇酒,謂凝厚也。天地、男女,皆一陰陽也,陰陽二氣纏綿交固,萬物自然化醇;男女二氣構合真精,萬物自然化生。損之六三爻辭,言陰陽貴交合也。

◎枲,音洗,大麻也。

6 . 劉沅又曰:致一者,謂陰陽相合而致其專一也。蓋天地之形雖分,天地之氣自合,惟其絪縕者未嘗稍息,故化醇者亙古不窮。損下卦之一陽以益上卦,損一人也。三與上正應,損此益比,適得其友。兩相合則專一,三相參則分離。

 

子曰:「君子安其身而後動,易其心而後語,定其交而後求:君子修此三者,故

全也。危以動,則民不與也;懼以語,則民不應也;無交而求,則民不與也:莫

之與,則傷之者至矣。易曰:『莫益之,或擊之,立心勿恆,凶。』」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韓康伯曰:夫虛己存誠,則眾之所不迕也;躁以有求,則物之所不欲也。

2 . 朱子語類云:不學詩無以言,先儒以為心平氣和(易其心)則能言。

3 . 崔憬曰:君子將動有所為,必自揣安危之理於己身然後動也。君子恕己及物,若於事心難而不可出語,必和易其心而後言。先定其交,知其才行,若好施與吝,然後可以事求之。

4 . 劉沅曰:君子修此三者而民與之,以其求諸民者,無不本諸己也。不恆而求益,且有意外之患。恆者,所以守其一也。守吾德之恆,不為徇物之舉,則不求益而益自在其中。 ◎徇,音循,屈從也,迷惑也。

5 . 馬其昶曰:人己兩溢曰「全」。危以動者,僥倖之行;懼以語者,恫嚇之辭;無交而求,未信之勞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靜止的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