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;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;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;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

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;剛柔者,立本者也;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

吉凶者,貞勝者也;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;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;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

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;夫坤,隤然示人簡矣。爻也者,效此者也;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爻象動乎內,吉凶見乎外;功業見乎變,聖人之情見乎辭。

天地之大德曰生,聖人之大寶曰位。何以守位?曰仁。何以聚人?曰財,理財正辭,禁民為非曰義。
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;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;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;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韓康伯曰:八卦成列,備天下之象也。惟八卦備天下之理,而未極其變,故「因而重之」,以象其動。用擬諸形容,以明治亂之宜;觀其所應,以著適時之功。則爻卦之義,所存各異,故「爻在其中矣」。剛柔相推,況八卦相盪,或泰或否也。繫辭焉而斷其吉凶,況之六爻而動以適時者也。立卦之義,則見於彖、象;適時之功,見存之爻辭。

2 . 孔穎達曰:八卦各成列位,萬物之象在其八卦之中。剛柔,即陰陽也。論其氣,即謂之陰陽;語其體,即謂之剛柔。

3 . 朱熹曰:乾一、兌二、離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,八卦成列,則卦之形體,即在其中。八卦既重,而後卦有六爻也。剛柔相推,而卦爻之變,往來交錯,無不可見。聖人因其如此,而皆繫之辭,以命其吉凶。

4 . 來知德曰:八卦既列,不特天地風雷水火山澤之象,凡天地萬象,悉寓其卦中矣。三畫上復加三畫,因重成六畫,而三百八十四爻在其中矣。剛柔相推,如乾為天,乾下變一陰之巽,二陰之艮,三陰之坤,而坤之變已寓其中矣。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各繫以辭,而命之以吉凶悔吝,則人之動作營為,與趨吉避凶之道,即在其中矣。

5 . 劉沅曰:卦爻既立,剛柔相推迭用,變化之理不岀其中矣。象有純駁,爻有當否,繫辭而命以吉凶悔吝,事為之動,不出乎其中矣。

6 . 馬其昶曰:三畫之卦,未極其變,重為六畫,乃有承乘比應,上下交往之義。爻者,交也。此爻與彼爻交,本爻又與變爻交,故謂之爻。爻之動,有當變者,有不當變者,聖人繫九六之辭,告人以動之所宜,故曰「動在其中」。

 

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;剛柔者,立本者也;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韓康伯曰:有變動而後有吉凶。立本況卦,趨時況爻。

2 . 孔穎達曰:言剛柔之象,在立其卦之根本者也;其剛柔之氣,所以改變會通,趨向於時也。

3 . 朱熹曰:吉凶悔吝皆辭之所命也,然必因卦爻之動而後見。一剛一柔,各有定位,自此而彼,變以從時。

4 . 來知德曰:吉凶悔吝皆生乎其動作營為,易九六一剛一柔,乃所以立易之根本者也。而窮則變,變則通,正所以趨向理之所在、時之所當也。

5 . 劉沅曰:可以動而動,吉所從生。未可以動而動,凶悔吝所從生。本者,變通之本。時者,當然之時。剛柔乃陰陽之質,不易之體,所以立變通之本者也。事物無定,而理有一定,隨時變通以適於中,趨時者也。故慎乎動而本立,時當則恆吉,否則恆凶。

6 . 馬振彪曰: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,不偏於陽,不偏於陰,無過不及,故曰「立本」。四時變通不窮,時其剛柔,順而行之,故曰「趨時」。易之卦爻,亦不外「時中」而已。

 

吉凶者,貞勝者也;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;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;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韓康伯曰:貞者,正也,一也。夫有動則未免乎累,徇吉則未離乎凶,盡會通之變,而不累於吉凶者,其唯貞者乎!故天地萬物,莫不保其貞,以全其用也。

2 . 孔穎達曰:言天地、日月皆保其貞正,而天下萬物之動,皆正乎純一也。若得其純一,則所動遂其性;若失其純一,則所動乖其理。是天下之動,得正在一也。

3 . 朱熹曰:貞,正也,常也,物以其所正為常者也。天下之事,非吉則凶,非凶則吉,常相勝而不已也。觀,示也。天下之動,其變無窮,然順理則吉,逆理則凶,故其所正而常者,亦一理而已矣。

4 . 來知德曰:貞者,正也。觀者,垂象以示人也。一者,無欲也,精一也。貞勝者,言惟正為勝,不論吉凶也。天地以此正理而觀,故無私於覆載;日月以此正理而明,故無私照;天地日月且如此,而況於人乎?故天下之動雖千端萬緒,能精一無欲則正矣,故聖人一部易經,皆利於正,乃以道配禍福也。

5 . 劉沅曰:以正理之常,勝者為吉,悖理者為凶,非以禍福為吉凶也。觀,示也。一,理之極也。

6 . 馬其昶曰:事有善惡,皆以「貞勝」,謂堅固積久而後勝也。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,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,是吉凶貞勝之說也。

 

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;夫坤,隤然示人簡矣。爻也者,效此者也;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爻象動乎內,吉凶見乎外;功業見乎變,聖人之情見乎辭。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1 . 韓康伯曰:確,剛貌也;隤,柔貌也。乾坤皆恆一其德,物由以成,故「簡易」也。兆數見於卦也,失得驗於事也;功業由變以興,故見乎變也,辭也者,各指其所之,故曰「情」也。

2 . 孔穎達曰:爻之與象,發動於卦之內也;其爻象吉凶,見於卦外,在事物之上也。

3 . 朱熹曰:確然,健貌;頹然,順貌:所謂貞觀者也。此謂乾坤所示之理,爻之奇耦,卦之消息,所以效而象之也。內,謂蓍卦之中;外,謂蓍卦之外。變,即動乎內之變;辭,即見乎外之辭。

4 . 楊萬里曰:聖人之情,欲天下之人避凶而趨吉,各成其功業而已。

5 . 劉沅曰:乾坤易簡祇此貞一之道,無非示人以貞,使歸於一,以效象乾坤而已。

6 . 馬其昶曰:爻象雖變,而卦畫如故,故曰「動乎內」。失得未彰,而吉凶已判,故曰「見乎外」。

 

天地之大德曰生,聖人之大寶曰位。何以守位?曰仁;何以聚人?曰財。理財正辭,禁民為非曰義。

 

【先哲釋義】

 

1 . 孔穎達曰:聖人大可寶愛者,在於位耳。位是有用之地,寶是有用之物,若以居盛位而能廣用無疆,故稱「大寶」也。聖人治理其財,用之有節;正定號令之辭,出之以禮;禁約其民為非僻之事,勿使行惡:是謂之義。義,宜也,言以此行而得其宜也。

2 . 徐幹曰:位也者,立德之機也。勢也者,行義之杼也。聖人蹈機握杼,使萬物順,人倫正,六合之內各竟其願,其為大寶,不亦宜乎?

3 . 陸績曰:人非財不聚,故聖人觀象制器,備物盡利,以業萬民而聚之也,蓋取其聚人之本也。

4 . 楊萬里曰:得天地之道德者在聖人,施天地之道德者在至尊之位。得位之難,未若守位之難,何以守之?曰仁而已;何以為仁?曰財而已。鹿台聚而商亡,鹿台散而周王,財散則民聚,此仁之實也。仁不孤立,必有義焉,散民理財,義也;謹以出令,亦義也;禁民為非,亦義也。

5 . 劉沅曰:聖人體天地生生之德,非位不顯,得位而道濟天下,故為「大寶」。仁心,即天地生生之心也。財以養民,民爭趨之,聖人有仁民之心,又慮其反以養人者害人也,故理其財使有品節,正其辭使明是非。義者,仁之裁制,所以全仁也。故能承天地之德,而適歸於中也。

6 . 劉沅又曰:大德曰生,萬物歸於一理;大寶曰位,萬民統於一尊。守位、聚人、禁非,皆體此貞一之道,而非有強為也。

7 . 馬振彪曰:天有好生之德,元氣彌綸,生物不測。人物在天地之間,應體天好生之德,而為仁人。德生為仁,禁非為義,仁義相輔而行,乃能守位聚財。若殘忍不仁,悖上天好生之德,即為天所不容,又何能守位聚財乎?故仁必濟之以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靜止的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